【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在全球碳權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大同(2371)積極推動永續發展,宣布成立100%子公司大同永續發展控股公司。今年10月,該子公司於新加坡碳權交易所(CIX)完成首筆「藍碳」交易,成為碳權市場的先行者,展現大同在綠色轉型上的決心。大同永續計畫於明年第一季發行基於碳權的數位化金融商品,以專業碳權品質評估服務滿足全球企業的多樣碳需求。
此次藍碳交易的碳權來自巴基斯坦信德省的印度河三角洲紅樹林生態系,該區域占地超過35萬公頃,是全球最大的紅樹林復育項目,預計每年可減少超過2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由於紅樹林濕地的碳捕捉速度比陸地森林快40倍,「藍碳」因此具有更高的市場價值,成為碳交易市場中炙手可熱的資產。
根據氣候行動平台的數據,隨著市場需求增加、監管體系成熟及企業參與度提升,預計到2035年全球碳交易量將成長40倍,碳價有望從目前的每噸25美元上升至150美元。碳交易因此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重要經濟工具。大同永續也正是因應此趨勢,積極擴展國際碳權市場布局。
大同永續在碳權市場的三大優勢包括:掌握最新自願減排碳市場資訊,整合全球優質碳權資源;深入了解國際企業對碳權需求;以及具備國際碳交所交易流程的熟悉度,能有效加強國際合作。大同永續表示,隨著首筆藍碳交易的成功,公司未來將繼續在台灣和東南亞開展多項綠色能源項目及低碳園區計畫,進一步鞏固其在新綠色能源事業的市場地位。
瀏覽次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