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國內減量額度(碳權)交易平台在本月初完成第一筆交易後,近日農畜產公司漢寶2案掛上公開閱覽,不過皆為10月前後曾上架交易的舊案。新能源與碳市場的資訊平台「RECCESSARY」的碳市場研究員胡湘渝直言,台灣國內碳權市場僵固,尚有市場機制、國際接軌、交易限制及市場參與環境的4大面向挑戰待解。
台灣的國內碳權交易從10月啟動,初期本有中鋼(2002)等6案供定價交易,價格在2500元至4000元不等,而後因未成交易而自動下架,最終只有台北101專案共30噸在12月初賣出,冷清地完成我國第1筆交易;且買家並非製造業或排碳大戶,而是企業管顧公司、購買的宣示意味濃厚。
從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目前又有2案開放公開閱覽,包含「漢寶農畜產第三期污水場沼氣發電計畫」共250噸,價格4000元,以及「漢寶農業可再生能源專案」共500噸,價格3000元,皆是曾完成公開閱覽後提供交易、但未賣出的案子,數量與價格皆不變。
胡湘渝表示,從「市場機制」面來看,台灣碳權市場因供應有限、國內企業需求又未完全釋放的困境,使市場流動性低落,自然導致國內碳權價格居高不下,如何建立有效率的市場將是急需解決的挑戰。
而從「國際接軌」面來看,胡湘渝指出,檢視曾上架的6案皆多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類型專案,被國際組織的碳抵換指引歸類在中、高度風險,未來若此類型專案被國際市場淘汰,意味國內碳權將因未能銜接國際標準、而無法進軍國際市場。
從「交易機制」面而言,胡湘渝也說,國內碳權市場交易限制、監管框架多,造成市場僵化;根據現行規範,國內碳權僅限移轉一次,環境部核發專案也禁止民間企業代銷等,廠商無法藉交易獲利,大大打擊國內碳交易市場發揮空間。
第四則是「市場環境挑戰」,胡湘渝說,儘管嚴謹的監管可禁止低品質項目流入市場,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參與者,但台灣目前沒有碳權次級市場,國內碳權價格又高,無形中墊高中小企業進入成本,削弱市場活躍度。
胡湘渝直言,監管嚴格一定程度上對維護品質有益,但從台灣碳權市場的長期發展來看,「過度規避漂綠風險無助台灣促成有效率的市場」。
環境部規劃在4年內啟動總量管制排放交易(ETS),胡湘渝說,在淨零轉型浪潮下,強制與自願性機制相輔相成,唯2面向台灣都還待完善;未來國內碳交易市場也仍有「僵固性」、「國際接軌」共2大挑戰需解決,ETS啟動後企業若能搶佔先機、也將成未來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