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2412)總經理林榮賜(附圖)表示,AI將是2025年中華電最重要的發展主軸,公司將透過AI技術的全面應用,提升內部營運效率,並加速企業與政府單位的數位轉型。林榮賜指出,中華電具備完整的數據基礎設施與運算資源,透過AI資料中心(AI DC)與AI Factory(人工智慧工廠)的概念,建立從基礎網路到AI應用的完整架構,確保AI技術能夠真正落地,創造實際價值。
林榮賜說明,在技術架構方面,中華電已建構多元網路基礎設施,提供AI技術所需的高速連接與運算能力,公司的AI資料中心採用GPU加速架構,確保AI模型訓練與推理過程具備高效能,並能夠支援企業與政府機構的AI應用開發。
此外,AI Factory的概念則讓使用者能夠快速選擇適合的大型語言模型(LLM),無論是自研模型、開源技術或國際科技公司的AI模型,都能夠迅速部署,滿足不同產業的需求。為了降低企業導入AI的門檻,中華電也提供低程式碼(low code)與無需程式碼(no code)的解決方案,使企業即使不具備專業AI技術能力,也能夠運用AI提升業務效率。
林榮賜表示,中華電已經在內部營運中廣泛應用AI技術,以強化企業管理與提升營運效率。在網路建設方面,AI技術被運用於基地台的建設與節能管理,透過智能分析網路流量與能源使用數據,優化基地台的配置,降低能耗並提升網路穩定性。此外,在智慧維修與客服系統的應用上,AI技術能夠提前診斷設備故障,預測潛在問題,提升維修效率,並透過AI客服系統即時回應用戶需求,提高整體服務品質。
針對企業內部決策,中華電已導入AI技術來進行數據分析,協助企業高層更精準地掌握市場趨勢,優化經營策略。林榮賜指出,目前中華電已經在三大企業群、三大技術群、十幾個業務單位與17個運營部門全面推動AI技術應用,確保AI技術能夠深入企業營運核心,推動全方位升級。
除了內部應用,中華電信也將AI技術廣泛應用於企業賦能與產業創新,協助政府機構與企業提升運營效率。
例如,在行政流程優化方面,公司運用AI技術協助政府與企業處理審核文件、報名作業等行政工作,提升作業效率並減少人工作業時間。在交通管理領域,AI影像辨識技術被運用於交通監測,能夠即時偵測違規行為,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此外,AI技術也可用於交通號誌優化,提升道路使用效率,減少交通壅塞。在智慧醫療領域,中華電信與多家醫療機構合作,透過AI技術提升醫療影像分析與診斷的準確度,縮短病患等待時間,並協助醫護人員管理病歷,提高醫療作業的自動化程度,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
林榮賜強調,中華電信擁有強大的網路基礎、資安技術與雲端運算能力,具備推動AI應用落地的優勢。未來,公司將透過AI資料中心與AI Factory平台,加速AI技術在企業與政府單位的應用,確保AI不僅僅是概念,而是能夠真正提升營運效率、優化企業服務、改善社會運作的關鍵技術。
就今年營運展望而言,中華電預估2025年度合併營收為2,327.4億至2,337.4億元,較2024年度自結數成長27.1億至37.1億元,增幅約1.2%至1.6%。主要受惠於行動通信、寬頻接取及數據網路業務成長,並積極拓展永續、韌性安全及AI賦能等資通訊新業務。中華電預期2025年稅後盈餘為358.4億至373.9億元,年變動率為衰退3.7%至成長0.5%,預估EPS為4.62至4.8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