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商市場規模 2029年將近4000億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疫情大流行期間實體店面消費受到影響,網購交易大幅攀升,使得各大業者更注重網路行銷,電子商務在這段期間蓬勃發展,由於電商市場繁榮,吸引不少國內外業者相繼加入,包括中國淘寶、南韓酷澎(Coupang)都積極切入台灣市場,本土零售巨頭統一(1216)也接連入股Yahoo電商、PChome網家(8044),電商大戰正式在台開打。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2019年,台灣零售業網路銷售金額為3356億元,疫情大流行後,2020年,網路銷售額衝上4393億元,年增30.91%,網路銷售佔比來到11.11%;2021年零售業網路銷售額5557億元,年增26.5%,網路銷售佔比則達13.51%。
疫情解封後,部份消費者回流至實體通路,2022年,銷售額6203億元,網路銷售成長維持在11.62%,顯示線上零售仍是重要的購物管道,消費者逐漸養成網路購物習慣,預計電商產業成長趨勢將持續。
根據全球市場分析機構Statista預估,台灣電商市場規模今年將達84.1億美元(約新台幣2744.1億元),到2029年,市場規模將達122.4億美元(約新台幣3993.9億元),年複合成長率為7.79%,用戶數量預計達690萬人。
統一(1216)在今年10月參與網家(8044)私募案,取得網家3成股權、2席董事,成為第1大法人股東。(資料照)
統一參戰 接連入股Yahoo與網家
統一在今年10月參與網家私募案,認購逾6萬張普通股,金額預估將近20億元,取得網家3成股權、2席董事,成為第1大法人股東,將待12月中下旬股臨會通過後,將正式入主網家。
網家現任總經理張瑜珊表示,可望藉此充盈中長期營運資金,強化線上、線下佈局,包含強化服務與品類齊全度,維持供應商關係、拓展大數據商機等;統一則表示,公司看好未來電子商務發展態勢,將持續進行相關投資,本次認購PChome私募普通股即是如此考量。統一集團未來將持續伺機投資相關產業,迎接數位經濟時代來臨。
事實上,統一在9月才宣佈,與Yahoo完成Yahoo台灣電子商務業務的電商合資公司,統一持有合資公司8成股份。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曾稱,著眼民生必需產業,數位經濟的興起是統一必須花時間去研究,聚焦數位經濟,擴大投資Yahoo台灣,藉此提升解台灣電商領域,才能打造全通路「生活品牌」,為消費者提供更及時、更便利、更實惠的全方位消費體驗。
時隔不到2個月的時間,統一擴大投資Yahoo又入主網家,由此可以看到統一集團在電商佈局方面正加緊馬力。業界人士指出,統一集團積極以投資換取時間與空間,搶當台灣電商霸主雄心不言可喻,入主網家正是拿下電商部署的一塊重要拼圖。
酷澎進軍台灣2年,成長率驚人。(彭博資料照)
美商酷澎 來台成長迅速
亞洲電商巨頭、有「南韓亞馬遜」之稱的酷澎進軍台灣2年,根據最新財報顯示,美商酷澎延續今年以來的強勁成長動能,營收、獲利和活躍用戶數皆出現明顯的成長,Q3淨營收達79億美元(約新台幣2577.7億元)、年增27%,毛利率則升至28.8%。
酷澎在今年8月發佈Q2財報時,執行長金範錫(Bom Kim)就曾點名台灣,稱台灣所在的「開發中事業(Developing offerings)」今年Q2成長率驚人,高達472%。金範錫也揭露,南韓廠商供應到台灣市場的商品,總銷售量Q2翻了3倍。在銷售快速成長下,透過酷澎進入台灣市場的賣家也逐漸增加,去年達到1.2萬。
根據分析,酷澎之所以會瞄準台灣市場,是因為台灣與南韓有許多共同點。台灣人口密度高於南韓,其中35%的總人口集中在首都圈,從電商的角度來看,人口密度高,就能以相對低的基礎設施投資成本,快速實現一定規模的經濟,且台灣經濟實力與南韓相當,南韓央行(BOK)數據顯示,去年台灣人均國民所得(GNI)3萬3299美元(約新台幣108萬6712元),與南韓的3萬3745美元(約新台幣110萬1268元)相去不遠,另外,台灣網路普及率高達93%,是讓電商滲透率可以快速提升的結構。
金範錫在Q3的財報會議上表示,雖然台灣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利用公司在南韓多年累積的經驗,台灣市場可以比南韓本土更快的創造營運效益。金範錫也提到,為了擴大台灣客戶的選擇,酷澎持續擴大與在地品牌合作,透過擴大供應實現大幅成長。
中國電商淘寶近來再度強勢攻台,先後推出免運,並強化物流與支付佈局。(資料照)
淘寶捲土重來 啟動20億跨境補貼計劃
中國電商淘寶近來再度強勢攻台,先後推出免運,並強化物流與支付佈局,淘寶天貓台灣事業部總經理劉慧娟日前受訪時表示,再經過4年的生態系佈局後,今年將會是淘寶天貓台灣的「收割期」,而雙十一購物節則是第一個觀察指標。
今年雙十一檔期,淘寶在台啟動高達20億元的史上最大跨境補貼計劃,打出全站免運的促銷優惠,市場和同業都面臨極大壓力。儘管淘寶未揭露台灣市場營收,但阿里巴巴亞洲中心公關副總監梁世均指出,跟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等東南亞市場相比,台灣的客單價是最高的,都超過新台幣2000元。
劉慧娟則提到,相較於其他東南亞國家,台灣在金流、物流方面限制更嚴格,其他地方沒有那麼多限制,相對的可突破的空間就不多,阿里巴巴集團的菜鳥、螞蟻集團都可以切入;在台灣,因為中資的關係,物流和金流都是紅線,但是只要突破限制之後,就會帶來值得期待的高成長。
淘寶利用免運補助等誘因,吸引台灣消費者大量購買中國廉價產品,引發不少疑慮。(資料照)
台灣電商進不去中國 立委指是不對稱貿易
不過,再度闖台的淘寶也引發不少疑慮,淘寶利用免運補助等誘因,吸引台灣消費者大量購買中國廉價產品,而這些優惠背後卻暗藏「養、套、殺」的策略,逐步操控台灣的商品定價權,破壞市場秩序與經濟環境。
2015年,阿里巴巴集團的香港淘寶網台灣分公司,以港商身份在台設立分公司,被當時的投審會(現為投審司)處以24.8萬元罰鍰,要求限期內撤資;同年,阿里巴巴台灣分公司以新加坡商的身份在台設立分公司,試圖隱匿中資背景,被處12萬元罰鍰,要求限期內撤資或轉讓。
2020年,英商克雷達投資台灣分公司經營的淘寶台灣,因阿里巴巴具控制能力,仍被認定為中資,罰41萬元,要求限期撤資或改正。被主管機關3度認定違法要求撤資的淘寶,如今再度捲土重來,對於台灣本土產業、中小店家、個資安全以及國家安全等皆帶來龐大衝擊。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分析淘寶的「養、套、殺」策略,「養」是廉價商品和補助吸引消費者;「套」則是套出消費模式後讓消費者對平台產生依賴,也套出消費者個資讓個人信用外洩及國安都受到威脅;「殺」的階段則是藉由壟斷市場操控價格、排擠台灣商家,讓台灣消費者和商家都付出更高的成本。
林楚茵表示,中國不對稱貿易時時存在,台灣電商進不去中國,但是中國電商卻利用台灣的網路自由入侵台灣。美國、歐盟都已逐步加強對中國低價電商的關稅規範、提案對來自中國的包裹加強檢查。她強調,淘寶入侵不只是經濟問題,也是國安問題,要求行政單位應跨部會對中國擾亂市場秩序提出因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