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地緣政治變化與供應鏈布局的重塑,台灣與中國PCB廠商正加速南移,在經過2023-2024年的建廠期後,預計2025年掀新廠開工潮,因為全新建置的廠房,多半導入高度自動化、高階產品的產能規劃,以符合客戶對未來產品轉到泰國生產的期待,未來幾年泰國有望成為亞洲新興的PCB重鎮。
據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表示,隨著中美貿易戰與科技戰的升溫,東南亞憑藉低成本與東協市場規模,其中尤以泰國、越南與馬來西亞三國受到全球各國PCB指標企業青睞;東南亞將成為PCB重要的新生產聚落,也是一個全新戰場。
2024年泰國PCB產值估32.6億美元,為東南亞最大的PCB生產國;泰國早期為日本PCB廠的海外生產基地,而在地緣政治驅使終端客戶對其供應鏈China+1的要求下,泰國政府順勢推出多項投資優惠政策,並依據投資重要性、技術與規模,可享最高8年免稅優惠,至今已吸引超過40家來自中國與台灣PCB廠赴泰投資,預計短期內將成為東南亞最大的PCB生產聚落。
自2024年開始,已有少部分廠商的泰國新廠正式落成啟用,但2025年將會是新廠完工高峰,除了新廠已開幕的華通(2313)外,包括欣興(3037)、臻鼎-KY(4958)、金像電(2368)、敬鵬(2355)以及燿華(2367)都將有新廠在2025年加入生產行列。
TPCA表示,全球PCB產業的發展格局正隨著地緣政治和產業政策的重組,展現出區域化競爭特色,而川普2.0時代的來臨,可能進一步推動美國採取更為強硬的保護主義措施,例如對更多國家所進口PCB課徵更高關稅並加速科技脫鉤,這將對全球供應鏈的整合與穩定性構成更大的挑戰。
瀏覽次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