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大廠東元(1504)董事長利明献(附圖)表示,目前海外市場佔東元總營收47%,台灣市場佔53%,利明献希望未來能達到海外與台灣各佔50%的均衡成長目標。然而,要提升海外市占率3個百分點,實際上需要更大的投入,因為海外市場的拓展,在基礎結構上相對更具挑戰性。為了推動這一轉型,東元計劃在未來2-3年加強海外市場的投資,並預期在3-4年內,使海外營收占比達到50%。
利明献表示,公司除台灣之外,在全球多個市場均有布局,銷售基地遍布各地。目前,策略發展的重點放在美國與東南亞,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市場具備較高的成長潛力。美國市場受惠於技術建設、電氣化發展以及未來可能的住宅需求增加,而東南亞則因產業轉移與基礎建設需求,成為關注焦點。
除了美國與東南亞,東元也在歐洲與中東市場布局,未來將進一步探討如何透過產品組合、銷售渠道與合作夥伴,提升這兩個地區的銷售占比。
利明献表示,東元在東南亞市場已深耕超過40年,當地對東元品牌並不陌生。近年來,許多台灣與中國廠商將東南亞作為生產基地,雖然部分企業選擇前往墨西哥,但東南亞仍是主要發展重點。無論是企業工廠的深度節能需求,還是設備升級,東元都觀察到當地市場的成長潛力。
在空調與冷卻系統方面,利明献也指出,東南亞市場的需求特別明顯,主要是因為許多企業遷入東南亞已超過15年,設備陸續進入汰換期,此外,隨著新廠房的建設,對空調與冷卻設備的需求也持續增加。東元將持續關注並拓展東南亞市場,提供高效節能的解決方案。
針對美國最新的關稅政策,利明献則表示,無論是對中國、墨西哥、東南亞或台灣,東元已做好相應準備。利明献指出,由於公司生產布局夠分散,整體影響可控,美國的新政策對東元的影響預期相對有限。利明献指出,公司在生產基地的調整上反應迅速,目前墨西哥工廠剛投產,尚未全面進入量產階段,因此相較其他台灣製造商而言,影響相對較小。此外,由於東元在墨西哥的產量仍低,當生產轉移時,其他生產線可迅速承接,降低營運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