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疆勝金店遺址出土的女性下顎骨,發現了含有有毒硃砂的牙齒,這是首例證據,揭開了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考古學家近日在中國新疆發現了一具約2200年的年輕女性遺骨,這位被稱為「絲路紅色公主」,其牙齒上附有紅色痕跡。透過最新研究,這些紅色來源被確認為有毒的硃砂,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有此文物用於牙齒染色的記錄。此發現展現了絲綢之路沿線的歷史與文化特徵,讓我們深入了解當時人們的美學與信仰觀念。
此次研究發表於《考古與人類學科學》期刊中,研究團隊指出,這名女性可能透過將硃砂與其他物質混合,在牙齒上塗抹,以便於表現自身的身份或跟隨某種宗教儀式。硃砂的使用在當時檢視社會習俗中佔有特殊地位,似乎與當地的儀式活動有密切相關。
遺骨是在新疆勝金店(Shengjindian)墓地中出土,這一地區曾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路徑。隨著這具遺骨,一同發掘的陪葬品包括陶器、木器、骨梳、皮製品及金耳環等,骨頭與其他三具遺體(包括一名小孩)共存。科學家估算,此女性生於距今2200至2050年前,享年約20至25歲。
經過化學分析,科學家證實了牙齒上紅色顏料的組成為硃砂,並透過蛋白質黏合劑固定。此項研究帶給我們對古代文化的重新認識,顯示出紅色在當時的社會和精神信仰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報告中專家指出,這不僅是一個案例,而是反映出當時社會對顏色的重視,並值得進一步探討其文化意義。

藝術家對「絲路紅色公主」的想像圖,生動展現了歷史的重現與文化的延續。
瀏覽次數: 0